专注0-14周岁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机构

入学+康复+就业一站式服务的医教融合学校

首页 » 服务对象 » 自闭 »

能不能说话?会不会社交? 自闭症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?

有位妈妈跟我聊天这样说道:

宝宝两岁四个月了,别的孩子都开始说话了,我的孩子除了爸爸妈妈别的都不会说,轻易不开口叫一句。很多时候叫他名字也不回应,每天只喜欢玩他的玩具,跟别的小朋友待在一起就会走开。

有朋友说我孩子像自闭症的症状,但是去医院检查说是疑似自闭症,这代表孩子是正常的吗?

很多家长可能即使拿到的医生诊断是疑似自闭症,但是仍然放心不下,因为孩子确实存在客观的能力问题以及行为问题。但是孩子却不能被确诊是否就是自闭症,这是为什么呢?

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疑似自闭症。

所谓“疑似”,意思就是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,跟自闭症的表现很相似,或者某些表现是一样的,但是却又不满足自闭症的典型表现。

比如孩子不说话,尽管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语言障碍,但是大家别忘了,语言发育迟缓也是有语言能力落后的核心表现。

发育迟缓不一定是自闭症,但是自闭症一定伴随某些能力上的迟缓。

而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玩,虽然是社交能力障碍的表现,但是也有另一种原因,就是孩子本身性格问题。

自闭症的判断标准,是孩子社会交往障碍、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、兴趣;一般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孩子,几乎是会被判断为自闭症的,但是如果只满足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行为表现,是不能被判断为自闭症的。

那么孩子的社交障碍、语言障碍和刻板重复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呢?

1、社会交往能力缺乏

孤独症的孩子对个人交往没有动机,有的孩子呢,虽然对个人交往有动机,但是缺乏起码的社会交往的一些技能。

主要体现如下:

◆异常或不恰当的肢体语言、姿势和面部表情;

◆对他人不感兴趣,或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兴趣与成绩;

◆不愿主动接近他人或进行社会交往,遇人显得冷淡,倾向独处;

◆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、回应和非语言的表达;

◆抗拒身体接触;

◆很少或完全不能与同龄孩子建立友谊。

2、沟通障碍

绝大部分孤独症的孩子之所以被诊断就是因为他们的沟通,体现在语言与非语言上,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落后的太多太多。

主要体现在:

◆学会说话的年龄推迟(两岁以后)或根本不说话;

◆说话时语调异常,或使用古怪的语速或音高;

◆不断重复某个词或者短语,但不是为了交流;

◆很难开启或维持谈话;

◆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;

◆无法理解简单的表述或问题;

◆总是从字面意义理解他人的话,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与讽刺。

孩子是否具备【口头语言】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孤独症的标准,但是孩子是否能进行语言沟通是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。

语言是包括很多,例如口语、肢体语言、书面语言等等,有的孩子没有口语(例如聋哑人士),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进行交流,但是自闭症儿童,如果没有接受专业的干预训练,是很难备用这些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。

3、刻板行为

很多孤独症的孩子,刻板行为,兴趣狭隘,他们可能只对空调板感兴趣或者对电风扇感兴趣,而对周围发生的各种新奇的事情,他们是视而不见,充耳不闻。

主要体现在:

◆重复的肢体动作(拍手、晃动、旋转),静不下来;

◆强迫性地接触某些不寻常的物品,如橡皮筋、钥匙、电灯开关;

◆只对一小部分事物感兴趣,可能与数字或符号有关;

◆过度坚持常规,强调一成不变与秩序性;

◆行为笨拙、异常的姿势、或奇怪的动作;

◆对转动的或活动的物体,或玩具上的某一部分痴迷;

◆感知过于敏感或麻木。

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上面三个特征,那他多半就是有孤独症倾向,需要赶紧进行评估诊断。

电话咨询 预约体验 感统测评